#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開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2024年11月25日開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定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十四時三十分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多多藥業有限公司、黑龍江多多健康醫藥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哈爾濱普康和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一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2024年11月26日開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定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第八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埃博靈克斯股份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申請駁回復審行政糾紛一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定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十四時三十分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煙臺澳土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浙江昱泰染化科技有限公司、趙凱傳、劉洪偉、吳亞斌、高麗麗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
納愛斯作為原告/上訴人的1起涉及侵害商標權糾紛的訴訟將于2024年11月25日開庭
根據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公布了一則納愛斯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原告/上訴人的開庭公告,詳細內容如下:
根據統計,近一年內以納愛斯集團有限公司為當事人的歷史開庭公告有226則,其中案由為“侵害商標權糾紛”的公告以215則居首,其次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4則,“侵害商標權”有4則。歷史開庭公告(前20條)如下:
(來源:IPRdaily綜合證星公司動態,企查查)
麥凱萊科技作為原告/上訴人的1起涉及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的訴訟將于2024年11月26日開庭
根據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公布了一則深圳市麥凱萊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原告/上訴人的開庭公告,案號:(2024)吉01民初148號,詳細內容如下:
根據統計,近一年內以深圳市麥凱萊科技有限公司為當事人的歷史開庭公告有113則,其中案由為“侵害商標權糾紛”的公告以44則居首,其次為“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有17則,“買賣合同糾紛”有16則。歷史開庭公告(前20條)如下:
(來源:IPRdaily綜合證星公司動態,企查查)
#IPO那些事兒#
英思特IPO:大部分發明專利為受讓取得,或還涉嫌突擊申請發明專利
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思特”)正在沖刺創業板IPO,現處于提交注冊階段。
據悉,英思特是一家主要從事稀土永磁材料應用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單磁體應用器件和磁組件應用器件,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配件產品、智能家居產品等。
據招股書顯示,英思特本次擬募集資金60,586.15萬元,募集資金扣除本次發行費用后將分別用于公司消費類電子及新能源汽車高端磁材及組件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智能工廠4.0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英思特作為擬創業板上市企業,固然對英思特的創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對此英思特也在招股書中稱,公司高度重視產品創新和技術提升。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英思特研發費用分別為2,852.51萬元、4,518.56萬元、5,636.44萬元和1,432.64萬元,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6%、3.99%、5.92%和6.08%,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
雖然英思特研發費用逐年增長,但是英思特研發成果上卻并不樂觀。專利數是衡量一家公司研發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其中發明專利對創造性水平的要求顯著高于實用新型專利,且保護期限更長,因此更被看重。
據招股書顯示,截止2024年9月23日,英思特及控股子公司已經取得26項發明專利。值得注意的是,這26項發明專利中只有9項是自主研發申請取得,剩余17項發明專利均是通過受讓的方式取得。不僅如此,這9項自主研發的發明專利中有8項是在2022年申請取得,這不免還讓人懷疑有突擊申請發明專利的嫌疑。(來源:中滬網)
#投資者問#
創源股份: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獲得專利286件
有投資者向創源股份(300703)提問, 請問公司目前有多少專利以及每年新增專利大概有多少個?請介紹一下公司是知識產權相關業務?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獲得專利286件,其中:發明專利28件,實用新型專利210件,外觀專利48件,謝謝!(來源:同花順iNews)
安科生物:公司在創新藥物研發過程中,已經應用AI-計算機輔助設計平臺等技術服務,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并且已有應用該平臺開發的藥物獲批臨床
有投資者向安科生物(300009)提問, 貴公司是否有對人工智能制藥醫藥方面的技術儲備與專利?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在創新藥物研發過程中,已經應用AI-計算機輔助設計平臺等技術服務,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并且已有應用該平臺開發的藥物獲批臨床。對于制藥企業來說,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將有助于減少藥物研發的時間和成本,公司研發部門未來將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進行新藥開發。謝謝!(來源:同花順iNews)
#企業知產那些事兒#
再次掛牌!璉升科技擬1684萬元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及商標
11月21日晚間,璉升科技(300051)發布關于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100%股權及部分商標的進展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11月18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決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廈門三五互聯信息有限公司100%股權及部分商標的進展的議案》,同意公司在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簡稱“交易中心”)再次公開掛牌轉讓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三五互聯信息有限公司100%股權及部分商標。
璉升科技表示,公司于近日接到交易中心通知,本次掛牌事宜已經交易中心審核通過并于今日在交易中心網站公示掛牌信息。本次掛牌公示期為11月21日起10個工作日;本次掛牌價格為1683.89萬元。
此前,公司于8月29日召開了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廈門三五互聯信息有限公司100%股權及部分商標的議案》,同意公司在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公司全資子公司三五信息100%股權及部分商標,截至11月18日,合計三輪掛牌公示期已結束,未征集到符合受讓條件的意向受讓方。(來源:深圳商報)
華為跌倒檢測專利獲授權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跌倒檢測系統”專利獲授權。
摘要顯示,該跌倒檢測系統屬于雷達檢測技術領域,包括:依次通信連接的激光雷達拼接單元、信號處理單元、無線通信單元,激光雷達拼接單元包括多個相拼接面陣激光雷達,激光雷達拼接單元用于發射探測信號并接收待監護對象所反射的反射信號;信號處理單元用于獲取并處理反射信號,以判斷待監護對象是否處于跌倒狀態,若為跌倒狀態,則將跌倒狀態信號傳遞至無線通信單元;無線通信單元用于接收跌倒狀態信號并傳遞至終端設備。該跌倒檢測系統檢測準確率高,且成本較低。(來源:界面新聞)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
陜西三部門簽署數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
11月20日,從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陜西省高院與省檢察院、省知識產權局共同簽署了《數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旨在進一步健全陜西省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銜接機制,合力加強數據生產、流通、利用和共享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助力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多部門多領域共同發力,構建更加多元化的保護體系?!标兾魇「咴好袢ネラL胡曉暉介紹,備忘錄聚焦共商、共享、共治3個方面,提出了14條具體舉措。
在促進共商方面,備忘錄提出要建立協調會商機制和交流通報機制,推動數據知識產權行政登記工作和司法審判信息交流;深化業務研究交流,聯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制度、典型案例等前沿、熱點、難點問題研究,推動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和數據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措施。
在推動共享方面,備忘錄提出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將數據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工作信息共享機制納入電子政務建設規劃,依托陜西省知識產權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健全已有技術咨詢專家庫和技術調查官人才庫,分類補錄更新陜西省數據知識產權領域重點產業技術專家名單,擇優推薦相關專家擔任技術調查官,并實現技術專家共享。
在強化共治方面,備忘錄明確通過加強業務協助,共同探索研究建立完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的證據審核認定規則;構建數據知識產權鑒定機構遴選薦用機制、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員從業情況互相反饋機制等;建立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數據知識產權分級分類保護全鏈條標準規范體系,構建開放創新體系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進一步推動數據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及司法確認工作;加強國際保護協作,推動跨境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更好助力陜西省企業“走出去”。(來源:金臺資訊)
《甘肅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第一批)》公布
為完善商標品牌保護制度,強化自主商標品牌保護,提升商標品牌協同保護工作效能,經商標權利人申請,各級各部門審核推薦,11月13日,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甘肅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第一批)》,對省內享有較高知名度、具有一定影響力、容易被侵權假冒和搶注的41件注冊商標進行重點保護。
(來源: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裁定不違規!OLED專利337調查初裁結果公布
近日,由韓國三星顯示有限公司(三星顯示)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專利337調查初裁結果公布,ITC行政法官裁定在該調查中不存在違反《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款的情形。
美國ITC “337調查”,是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規定,向ITC提出申請,調查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以發布排除令(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2022年12月28日,韓國三星顯示向ITC申請啟動337調查,列名被告為17家手機維修屏廠商,指控產品為OLED維修屏,請求包括普遍排除令(GEO)、有限排除令(LEO)和禁止令(CDO)。2023年1月27日,ITC正式宣布啟動調查。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維護顯示產業健康發展,最大限度保護OLED產業鏈相關方正當的合法權益,2023年2月22日,國內顯示面板廠商京東方主動申請介入該調查。3月13日,ITC行政法官批準了京東方的申請。
業內專家分析稱,作為國內顯示龍頭企業的京東方主動申請介入案件,考慮的是ITC發布普遍排除令對客戶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影響。一旦ITC頒布普遍排除令,不但調查中的被告17家手機維修屏廠商無法將OLED維修屏進口到美國,下游客戶亦無法進口其他廠商的OLED產品到美國用以提供官方服務,這顯然侵害了OLED產業鏈客戶的權利。根據當前337調查的初裁結果,ITC行政法官裁定該調查中不存在違反337條款情形。該初裁結果,無論是對于參與調查的廠商,還是對于其他中國顯示面板廠商,無疑都是一個好消息。
同時,據業內消息稱,針對于此次337調查所涉及的專利,京東方和國內面板企業以共同請求人的身份,已針對三星顯示的涉案專利提出了專利無效多方復審程序(IPR),目前5件均已成功立案,但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根據歷史數據,IPR一旦立案審理,專利被無效的概率非常高。(來源:中國電子報)
編輯:IPRdaily趙甄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晨報#再次掛牌!璉升科技擬1684萬元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及商標;裁定不違規!OLED專利337調查初裁結果公布(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
#晨報#自2025年1月1日起!《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實施;工信部:嚴防N型電池效率虛標,加強光伏行業知識產權保護
#晨報#《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成功締結;蘋果和Masimo再次對薄公堂:商業秘密糾紛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