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號稱"湖大設計"的航天服,實際上是湘潭大學的?
日前,“神舟十二號”艙外航天服設計成果歸屬問題受到關注,工業設計的功勞到底屬于湖南大學還是湘潭大學引發爭議。
由于部分報道中提到承擔工業設計任務的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羅建平,但羅建平被指2020年才加入湖南大學,2011-2016年在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當講師,湘潭大學官方微博稱 ,羅建平在湘潭大學期間已經帶領團隊完成了空間站飛天艙外服工業設計項目。
于是,@湖南大學 宣傳航天服設計成果的微博下,出現了一片質疑聲。
7月8日,有網友直接發文聲討,質疑“湖大公然破壞兄弟學校湘大航天工業設計成果”。
8日下午,記者就此致電湘潭大學,該校招生辦樊老師稱“這個事情他們做得很過分”,具體情況還是要問當事人。此外,湘潭大學一工作人員告訴九派新聞,知識產權歸湘潭大學,“這是鐵的事實”。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湘潭大學黨委宣傳部8日稱,目前湘潭大學校方已關注到此事,湘潭大學和湖南大學兩校領導正在溝通。
視頻來源:九派新聞(復制鏈接至瀏覽器查看視頻:https://v.qq.com/x/page/n3258i485su.html)
湘潭大學官方微博稱,2013年以來,湘潭大學工業設計團隊在馬秋成教授帶領下,先后承擔了空間站系列載人航天裝備的工業設計任務。
其中,羅建平老師主持完成了空間站飛天艙外服工業設計項目??臻g站艙外服是航天員太空作業的生命保障裝備,其工業設計旨在為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提供人機操控功能,并將科技、美學和中國元素融入航天服,體現中國航天員的太空形象。
此外,還有李江泳老師主持完成的空間核心艙衛生區子系統工業設計項目,余從剛老師主持完成了空間站任務航天醫學實驗領域機柜及單機產品工業設計項目。
上述項目,湘潭大學工業設計團隊成員姚湘、傅燕翔、高慧、周寧、歐陽霜平等老師與各項目負責人都參與了執行過程。
同時,@湘潭大學 提到,2018年9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湘潭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開展全面合作。2020年12月25日,湘潭大學還作為載人航天工程項目參與單位,受邀出席了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交接儀式。
另一邊,湖南大學官方微博也對此次設計做了宣傳,稱“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工業設計任務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羅建平領銜的智能裝備科研團隊承擔”。
爭議源于,在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后,一些報道只提到承擔工業設計任務的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羅建平,對湘潭大學沒有做重點報道。
比如《焦點訪談》節目采訪羅建平時,采訪了湖南大學相關負責人,并稱“為了更好完成任務,團隊還和湘潭大學、清華大學的工業設計團隊交流”。
但有部分網友提出質疑,稱這不只是“交流”,繼而認為湘潭大學的設計成果被“偷拿”了。
圖片
7月8日,有網友直接發文聲討,質疑“湖大公然破壞兄弟學校湘大航天工業設計成果”,稱“湖南大學大肆宣揚湘大成果為‘湖大設計’,只字不提為此付出8年心血的湘大老師同學”。
隨后,網傳“馬秋成朋友圈”截圖顯示,“馬秋成老師”稱,學院領導2012年安排他帶領工業設計團隊爭取項目;他2013年帶領團隊,開始“空間站‘飛天’艙外服”投標工作;“我本人不作工業設計”,中標后,他指派羅建平為項目負責人。2020年,羅建平到湖南大學工作。
據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官網顯示,羅建平現為該學院助理教授,其2011年7月-2016年7月在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任講師,2016年8月-2020年8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讀博,獲得博士學位后,2020年加入湖南大學。
7月9日,湘潭大學和湖南大學發布聯合聲明,對此事進行回應。
來源:觀察者網
記者:嚴珊珊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湖南大學“獨占”航天服設計成果?湘潭大學:知識產權歸我校(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知識產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觀察者網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