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龐淑敏、張曦
原標題:搜狗訴百度專利侵權辦案札記 ——“網絡資源地址輸入”案(判決書全文)
2018年4月4日,北京知產法院就搜狗vs.百度輸入法的“一種網絡資源地址輸入的方法和一種輸入法系統” (以下簡稱為網絡資源地址輸入專利)專利侵權一案做出了一審判決。在判決中,法院認定百度手機端輸入法和百度PC端輸入法并未侵犯搜狗網絡資源地址輸入專利,因此駁回了搜狗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僅僅是該案的一個中間階段,作為對該案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筆者將從案件參與人的角度對案件進行總結和討論。
該侵權案件還要從2015年說起。當年11月,搜狗以百度輸入法侵犯其專利為由在北京知產法院和上海知產法院發起了系列專利侵權訴訟。在北京知產法院受理的多件專利侵權訴訟中,其中一件就直指百度輸入法方案中的網絡資源地址輸入功能。
網絡資源地址輸入功能,是百度輸入法為方便用戶輸入諸如郵件地址等網絡資源地址,而提供的一項重要優化功能。利用該功能,用戶僅需輸入網絡資源地址的一部分,百度輸入法就可以提供相應的網絡資源地址候選,以此減少用戶輸入量,減少用戶記憶負擔。無疑,針對這樣一項重要性極高的輸入法功能,法院的判決對于搜狗和百度雙方而言都將非常重要。
在搜狗的涉案專利中,分別保護了用來實現網絡資源地址輸入的兩種互補類型的方案。一種方案是根據輸入字符的類型來確定用戶對詞庫和網絡資源地址庫進行檢索;而另一種方案是不對輸入字符類型進行判斷,而是對于任何輸入字符均同時檢索詞庫和網絡資源地址庫。也就是說,在涉案專利中同時保護了對輸入字符進行判斷和對輸入字符不進行判斷的兩種方案。
針對該案件,百度對涉案專利先后啟動了兩次無效程序。在無效過程中,雙方針對專利中記載的特征均是唇槍舌戰、錙銖必較。盡管兩次無效程序中百度沒能成功使搜狗專利無效,但是通過無效過程對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進行了確定。隨后,百度基于審查過程中原告的陳述和無效程序中所確定的權利范圍,在法庭上進行了不侵權抗辯。最終,北京知產法院認可了百度的陳述,做出了上述一審判決。
在下面,筆者將對整個過程進行簡要總結。
1) 專利無效程序
首次專利無效程序
接收到上述侵權案件的應訴通知書后,百度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專利無效程序。在該專利無效程序中,百度經過大量現有技術檢索發現,關于涉案專利中的第一種方案,在現有技術中已存在針對輸入字符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結果提供網絡資源地址輸入的各種方案。為此,這“四種觸發條件”之間的關系應當如何理解是無效過程中的關鍵。
在無效過程中,搜狗則辯稱這四種觸發條件是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的,現有技術中沒有公開同時使用這四種觸發條件。復審委在無效決定中接收了搜狗意見,認為四種觸發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并據此肯定了第一種方案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關于涉案專利中的第二種方案,百度發現類似方案已在信息搜索領域被公開。盡管兩種方案非常類似,但復審委認為兩者的技術領域不同并且此詞庫、網絡資源地址庫的作用也存在差異,據此肯定了第二種方案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針對該無效決定,百度已經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行政訴訟,目前等候開庭。
二次專利無效程序
在接收到首次無效決定后,百度針對涉案專利中的第二種方案啟動了二次無效程序。經過精細準備,根據百度輸入法采用的方案,百度選擇了既能對專利方案造成較大殺傷力同時又能迫使搜狗對其權利要求范圍進行限縮的三篇文件作為主對比文件,再次遞交了無效請求,這三篇文件包括兩篇日文輸入法對比文件和一篇英文輸入法對比文件。
在無效過程中,搜狗主張:1)在第一篇日文輸入法對比文件中,使用的庫與涉案專利不同,涉案專利中的兩個庫是具有不同映射關系、不同匹配關系的庫,而日文輸入法對比文件中,網絡資源地址和單詞是采用相同方式存儲的,庫具有相同的映射關系和匹配關系;2)在第二篇日文輸入法對比文件中,對庫搜索方式與涉案專利不同,在檢索網絡資源地址庫時要用到在詞庫中檢所的結果,兩個搜索是有關聯性的;3)英文輸入法與中文輸入法是不同的,其所涉及的網址輸入法與涉案專利也是不同。
在3月24日發文的二次無效決定中,復審委依然維持了涉案專利的專利權有效。同時,復審委在無效決定中明確認定:涉案專利中是針對字詞和網絡地址分別設置兩個不同的庫,分別進行檢索;兩個庫的檢索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沒有關聯;而且第二種方案涉及需要轉換的多種語言和輸入法。
2) 侵權訴訟程序
在侵權訴訟程序中,原告一開始就提交了多達488頁的證據,其中包含權利依據、被訴侵權產品的侵權證據、損害賠償證據,更是涵蓋了對百度手機端輸入法的IOS版和安卓版以及百度PC端輸入法的大量版本的指控。
鑒于上述情況,在庭審時百度采用了積極的應訴策略,基于首次無效決定中的認定,確定了第一種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并基于搜狗在復審程序中、兩次無效程序中的陳述,確定第二種方案的保護范圍。
在庭審過程中,百度提議先對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進行確定。首先,百度主張,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是互斥方案,并要求搜狗明確其訴訟主張。搜狗當庭將百度手機端輸入法的指控僅限定在第二種方案,而對于百度PC端輸入法則堅持指控兩種方案。其次,基于首次無效決定,百度進一步主張“四種觸發條件”應被理解為是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再者,百度還主張,根據基于實審程序和兩次無效程序中的陳述,第二種方案的保護范圍并未覆蓋英文輸入法。且兩個庫是分開的,兩個庫的檢索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沒有關聯性。
此外,在不侵權抗辯過程中,百度以上述權利要求范圍的解釋為基礎,進行了具體闡述。具體地,百度主張:在百度PC端輸入法中至少缺少第一種方案中的“四種觸發條件”其中之一,因此對于第一種方案不構成侵權。對于第二種方案,百度主張,百度PC端輸入法是采用針對輸入法字符進行判斷的方式,而第一種方案與第二種方案是互斥方案,百度輸入法不會同時采用兩種技術方案;同時,百度PC輸入法在檢索網址庫時將使用到對字詞庫檢索的結果,兩者之間具有關聯性。針對百度手機端輸入法,百度主張:1)第二種方案并未涵蓋英文輸入法下輸入網絡資源地址的方案,而百度手機端的網址輸入是在英文模式下輸入的; 2)百度手機端輸入法的網址候選和單詞候選都是存在一個庫中,具有相同結構和映射關系。
同時,在百度工程師的幫助下,百度在應訴過程中設計了各種測試樣例,通過各種實驗輸入,來證明百度輸入法與涉案專利不相同或不等同。同時,搜狗在當庭也提供測試樣例。
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本次案件的焦點問題之一在于專利保護范圍的理解。具體來說,涉案專利的第一種技術方案的“四種觸發條件”是否可以理解為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第二種方案與第一種方案是否是互斥方案?第二技術方案是否涵蓋英文輸入法方案?第二輸入法方案中的兩個庫極其檢索操作應該如何理解。最終,一審法院經審查后支持了百度在庭審中對權利要求的范圍的主張,認為百度手機端和PC端輸入法均與涉案專利的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實際保護的技術不同,未落入其保護范圍。
關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確定問題并非個案,在整個系列案件中都普遍涉及到權利要求的解釋和確定。對于上述案件,在無效程序中除了以無效專利為目標外,還巧妙地利用不同類型對比文件來促使搜狗和復審委對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中的技術方案和保護范圍進行了解釋,并將這些解釋在侵權程序中加以利用。這種利用無效程序尤其是無效決定來輔助侵權訴訟中的權利要求的解釋的嘗試,為今后處理侵權風險較高的案子提供了一種可以借鑒的思路。
附:判決書全文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龐淑敏、張曦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IP高管、研發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cn 中文網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