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 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創新|創業|連接IP變革者
? 文/袁博?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 【小D導讀】2014年和2015年交替之際,一款名為55°杯的產品迅速躥紅各大電商平臺,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寵兒,那么,55°杯能夠作為商標獲得注冊嗎?作為一款創新產品,其商標策略存在哪些問題?請看專家詳解。
2014年和2015年交替之際,一款名為55°杯的產品迅速躥紅各大電商平臺,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寵兒。
在關于55°杯的介紹中,這款杯子堪稱神奇:將100攝氏度的開水倒入杯中,旋緊杯蓋搖晃1分鐘后,開水降溫至55攝氏度左右;喝完這第一杯水后,再倒入第二杯涼水,同樣搖晃1分鐘后,杯中原來的涼水也會很快升溫為5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
精準的定位加上新穎的概念,55°杯迅速走紅,甚至被網友稱為“飲水神器”,銷售額接近億元。然而好景不長,先是部分網友對其科技含量提出質疑,同時大量仿冒品迅速出現,一時間微信朋友圈、淘寶等各種網上渠道遍布著各式各樣、各種價格檔次的55°杯,令消費者眼花繚亂,難辨真假。55°杯出品方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已經申請注冊了55°和55度商標,同時多次表示打假難,維權難。
那么,55°杯能夠作為商標獲得注冊嗎?作為一款創新產品,其商標策略存在哪些問題?請看專家詳解。
55°杯出品方有關負責人曾公開發表聲明,稱55°杯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并申請注冊55°商標,假冒者將承擔侵權責任。截至筆者撰文時,上網查詢關于55°的商標注冊情況,由55°杯出品方在第二十一類水杯等商品上申請注冊的第15418371號55°商標、第15418443號五十五度商標、第15328151號55度商標均處于注冊申請中,尚未獲得核準注冊。
筆者認為,基于55°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色,出品方要成功地將55度文字商標和55°商標專用權攬入懷中,恐非易事。對55°杯而言,55°已經成為一個缺乏顯著性的描述性標識。我國《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二)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三)其他缺乏顯著特征的?!?
為什么“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描述性標志不能被注冊為商標呢?這是因為缺乏商標的顯著性。
商標的顯著性,又稱商標的識別性或區別性,我國《商標法》條文中表述為“具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通常與英文“distinctiveness”對應,是指該標志使用在具體的商品或服務時,能夠讓消費者覺得,它應該或者實際與商品或服務的特定出處有關。顯然,商標的用詞越是獨一無二,就越是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不致混淆。美國??松梨诠驹趩⒂肊XXON商標前,花費數億美元調查以保證該商標不與任何國家現有文字重合。
相反,描述性標志是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等特點進行直接的描述。例如,“97號”是機動車常用汽油的通用型號,因此不宜作為商標注冊在機動車商品上。由于描述性標志與其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務之間聯系過于緊密,在最初使用時無法起到識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作用,因此不宜注冊為商標。美國眼力健有限公司在涉及眼科手術醫用物品上申請注冊ADVANCED MEDICAL OPTICS商標,被駁回,因為該商標可以翻譯成“先進的醫療光學儀器”,顯然無法讓人意識到其為商標。聯合利華公司曾申請將“千層雪”冰激凌的形狀注冊為立體商標,該冰激凌為長方體形狀,側面和頂面具有波浪形圖案。該公司認為,該形狀具有顯著特征和獨創設計的形狀,是具備藝術美感的形狀。然而,商標局、商評委和法院均不認同此觀點,他們一致認為,該形狀容易被普通消費者識別為冰激凌的常用形狀,不能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
再看55°杯,不難發現,無論是產品賣點還是功能原理,“55°”都屬于對產品“功能”或“用途”的描述,在產品上市之初,很難讓消費者將其與商品來源聯系在一起。
那么,55°是不是就鐵定不能成為注冊商標了呢?也不能一概而論?!渡虡朔ā返谑粭l同時規定,對于描述性等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如果經過經營者大量、持久的宣傳和經營,使消費者建立產品與來源的一一對應關系后,55°就可以獲得“第二含義”,從而有可能獲得注冊。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商標的顯著性屬于通過使用獲得,在法律保護上存在“先天缺陷”?!渡虡朔ā返谖迨艞l規定:“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边@意味著,即使55°等商標獲得注冊,他人如果同樣經銷類似功能的保溫杯,只要沒有造成混淆公眾的結果,在標注自己商標的同時,仍然可以在商品上使用“55°”或“55度”字樣。
當下,我國很多開發創新型產品的企業對商標重視不夠,經常在產品上市后才想起申請注冊商標,而且常常將最能體現其產品特點的技術參數或特性申請注冊為商標。由于商標注冊的固有流程,短時間內不可能獲得核準注冊,此時商標實際處于“不設防”的“裸奔”狀態,容易被大量仿冒。等市場上大量出現類似產品時,這件商標又很容易淪為“通用名稱”,更加難以獲得商標保護,“優盤”淡化為通用名稱的過程就是前車之鑒。事實上,破解之道也不復雜,企業完全可以在此類描述性商標前加上一些顯著要素,即可獲得完全不同的結果。例如,在“55°杯”前面冠以出品方的商標或字號,即可擺脫目前的被動局面。
來源:中國工商報 作者:袁 博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編輯:IPRdaily 趙珍
------------ ? ■IPRdaily為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我們努力為創新、創造、變革者提供最專業、最高效、最具價值的信息交流分享協作平臺,也是市場資本在知識產權領域投融資的第一入口。 ? ■小秘書個人微信號:iprdaily2014(添加請說明供職單位+姓名)更多實務干貨、私密線下活動、加入知識產權界最大班級社群【IPer班級群】與全球IP優秀精英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