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一起涉及半導體設備技術秘密案件?!?/b>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班禾
隨著AI算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5G通信網絡加速部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突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正經歷著讓人心潮澎湃的技術迭代浪潮。作為產業根基與先導力量的半導體設備領域,其技術壁壘隨著技術難題的攻克而顯著提升,全球競爭格局呈現出復雜且激烈的態勢。SEAJ最新數據表明,2024年中國大陸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韓國、中國臺灣、北美緊隨其后[1]。
而在這耀眼的產業創新光環背后,技術侵權的暗流卻悄然涌動。近期,中國臺灣地區一起涉及半導體設備技術秘密的案件,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行業內引發了廣泛關注。
PART 1
技術竊密:從企業并購到刑事判決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虹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半導體設備及精密零配件解決方案的中國臺灣上市公司,擁有超過380項的專利。從半導體設備的一個陶瓷件做起,天虹公司的產品及服務擴及到集成電路生產所需的半導體設備及零配件。在發展過程中,天虹公司重視研發實力,不僅自行研發專利技術,而且始終遵守知識產權的規定。
2017年,為擴大在鍵合和解鍵合半導體設備及零配件服務的范疇,天虹公司收購新鉆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并將前負責人邱某某納入麾下。這本被視為技術整合的戰略舉措,卻因邱某某演變為重大知識產權案件。
據本案公開判決書[2]顯示,邱某某在職期間,在簽署競業協議、保密協議的前提下,利誘兩名天虹公司的研發核心成員,系統性地竊取了設備圖、軟件檔案等第三代半導體設備技術秘密,并成立新睿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睿公司”)制造出售天虹公司類似設備牟利。
該案在司法程序中呈現出“刑事公訴+民事索賠”的雙線博弈局面。天虹公司就邱某某與新睿公司所涉犯罪行為向中國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提出刑事告訴,由該署檢察官提起公訴。天虹公司另依民事程序于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法庭提起了損害賠償訴訟。
2024年5月,案件迎來關鍵進展。中國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法庭作出判決:邱某某獲四年兩個月有期徒刑,追繳不法所得。新睿公司其代表人因執行業務犯著作權法第91條第1項之侵害著作財產權罪,被罰新臺幣70萬元。
雙方在經歷了激烈的法律交鋒后,最終就以上司法程序達成和解。然而,案件的衍生疑云并未因此消散。
PART 2
爭議延伸:蘇州芯睿的技術來源疑云
除了上述涉案的新睿公司之外,邱某某還于2021年即上述案件訴訟期間,成立了蘇州芯??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蘇州芯?!保?。蘇州芯睿聚焦于半導體晶圓鍵合設備領域,其產品涵蓋臨時鍵合及解鍵合、永久鍵合以及激光解鍵合等技術,與天虹公司形成直接競爭態勢。一團關于技術來源的迷霧開始籠罩著蘇州芯睿。
從技術實力來看,蘇州芯睿對外宣傳稱其核心技術團隊擁有20年以上半導體制程設備開發經驗,且已獲專利成果十余項,強調技術均為自主研發,以此證明自身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創新實力。據企查查顯示,其32件專利申請信息中有17件有效,以邱某某為發明人的有14件,專利大部分集中在設備外觀設計、散熱結構等邊緣領域,對關鍵技術目前尚未有公開的專利申請記錄。
圖源:企查查
在半導體設備行業,企業通常會對核心技術進行嚴密的專利布局,一方面保護自身研發成果,防止競爭對手模仿;另一方面,通過專利許可等方式獲取額外收益,增強企業競爭力。蘇州芯睿在關鍵技術上專利申請的缺失,顯得有些反常。此外,從人員關聯分析,鑒于邱某某在新睿公司以及蘇州芯睿公司的身份,以及半導體行業人才流動的特性,結合邱某某在中國臺灣的前述案件,外界更易對蘇州芯睿技術來源產生質疑,未來是否會有相關軟件及技術來源的合法追朔,也值得關心。
當然,蘇州芯睿的技術疑云尚未有定論,但全球半導體產業早已上演過多幕相似的知識產權攻防戰。韓國某半導體設備企業被指控技術竊取的事件,涉案金額高達數億美元,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半導體企業也曾因技術轉讓與合作中的技術來源問題陷入法律糾紛。半導體技術的傳承與創新固然重要,但上述事件都凸顯了技術合法來源與合規使用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
這不僅是企業之間個體博弈,更說明了全球半導體行業存在技術迭代速度與知識產權保護周期的錯配、全球化分工與區域法律差異的沖突等一系列矛盾。當整個產業從“規模擴張”轉向 “質量競爭”之時,比技術精度更重要的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精度。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在半導體這場技術競爭中,能守住知識產權防線的企業,才能最終贏得未來。
注釋:
[1]半導體設備行業研究:2025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蜻_2300億
[2]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2年度智易字第4號刑事判決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原標題:半導體技術秘密“羅生門”:天虹被竊密案背后的未解謎題)
欄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續招募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班禾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半導體技術秘密“羅生門”:天虹被竊密案背后的未解謎題(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