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a00ug"></li>
    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送郵件
    確定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產業
    小知2021-10-07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49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德國科學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 (David MacMillan)榮膺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本杰明·利斯特,德國化學家,魯爾河畔米爾海姆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

    戴維·麥克米倫,蘇格蘭出生的化學家,2010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主任。


    諾獎委員會指出,這兩名科學家的貢獻,為合成分子提供了一種巧妙的工具。在化學領域,分子合成永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本杰明·李斯特教授與戴維·麥克米倫教授在“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創新發明,帶來了一種極為精準的合成新工具,對醫藥研究和綠色化學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眾多研究和工業領域都依賴于化學家構建分子的能力,這些分子可以形成彈性、持久耐用的材料,在開發電池、治療疾病等不同的場景中都有廣泛應用。這項工作離不開催化劑。我們知道,催化劑可以控制、加速化學反應,而不會成為最終產物的一部分。例如,汽車中的催化劑可以將尾氣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為無害的分子。我們的身體中也包含了數千種催化劑——酶,它們可以幫助產生生命所必需的分子。


    因此,催化劑是化學家的基礎工具。但長期以來,研究人員認為催化劑只有兩大類:金屬和酶。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和戴維·麥克米倫教授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原因是,他們在2000年開發了第三類催化劑。依靠小的有機分子,這種被稱為不對稱有機催化的新型催化模式誕生了。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不對稱有機催化不僅讓化學合成變得更為綠色,還能協助合成不對稱的分子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傳統的金屬催化劑會在潮濕環境下被摧毀,而小型有機分子催化劑則可以規避這一問題


    從本世紀開始,有機催化劑就在飛速地發展。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和戴維·麥克米倫教授仍然是該領域的領導者,他們證明了有機催化劑能夠在多個維度上驅動化學反應。通過這些反應,研究者可以更有效地生產出醫藥制造所需的分子。因此,有機催化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處。今日斬獲諾獎殊榮,也是對他們工作的最好認可!



    延伸閱讀:


    諾貝爾化學獎小知識


    ——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2次,沒有頒發的8年分別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獲獎,實際獲獎個人為185人,因為英國科學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獎。

     

    ——112次頒獎中,63次為單獨獲獎者,24次為2人共享,25次為3人共享。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法國科學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與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獲獎,時年35歲。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美國科學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獲獎,時年97歲。他也是迄今為止所有諾獎得主中獲獎時最年長的一位。

     

    ——185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別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還獲得1903年的物理學獎)、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過去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2020年——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獲獎理由是“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2019年——美國和日本3位科學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Frances H. Arnoid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進化”;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美國的George P. Smith和英國的Sir Gregory P. Winter,獲獎理由是“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2017年——瑞士、美國和英國3位科學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發出冷凍電鏡,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結構的高分辨率測定”。

     

    2016年——法國、美國、荷蘭3位科學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獲獎,獲獎理由是“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


    來源:中國科普網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報名倒計時!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知識產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制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中國科普網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29285.html,發布時間為2021-10-07 07:35:17。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人碰人摸人澡人视频_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_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li id="a00u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