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a00ug"></li>
    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送郵件
    確定

    中美日專利侵權訴訟之道對比

    深度
    小知2020-05-31
    中美日專利侵權訴訟之道對比

    _副本.jpg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肖振春 知識產權理想國

    原標題:中美日專利侵權訴訟之道對比


    采用歸納+排比的語句來對比


    中國專利侵權訴訟之道的特點為“一多一少一小”:案件多、判賠少和對象小。


    美國專利侵權訴訟之道的特點為“一中一多一大”:案件中、判賠多和對象大。


    日本專利侵權訴訟之道的特點為“一少一種一大”:案件少、判賠中和對象大。


    定義此處所指的對象,通常是指被告,偶爾也能指原告。


    通過四組數據將闡釋中美日三國的專利侵權訴訟之道


    中美日的專利有效量


    按國家統計,我國僅僅在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少于美國60萬件左右,但有效專利(包括實用和外觀)是全球第一,畢竟在2018年,我國實用專利申請量占全球96.6%,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占全球54%,發明專利申請量也占全球46.4%而美國占18%。


    001.jpg

    數據來源WIPO


    有效專利是專利侵權訴訟的基石,既然我國有效專利已經是全球第一,那么我國的專利侵權訴訟狀況如何呢?需要去搬美國和日本的專利侵權訴訟特點嗎?


    中美日新收專利訴訟案件數量


    002.jpg

    備注:由于無法統一統計出專利侵權民事案件量,中國統計的為民事專利案件,美國統計的為專利訴訟案件、日本統計的為智財訴訟案件,也就是說美國的數據可能包含行政案件,日本的數據可能包含專利行政和商標訴訟。


    中美日的年度案件量和趨勢差異非常之大,一定程度反映三國在專利侵權訴訟案件數量方面無從比對,但背后總有可供解釋之因。


    日本的案件數量如此之少,有兩個可供解釋之因:


    1、不好戰;

    2、不侵權。


    美國的案件數量相對穩定且自2015年持續減少,有三個可供解釋之因:


    1、NPE被約束;

    2、訴訟成本高;

    3、判賠額高。


    中國的案件數量持續的增加,有兩個可供解釋之因:


    1、訴訟成本低;

    2、一件專利幾千個案件;

    3、數量戰術。


    關于一件專利幾千個案件,在此列舉兩件專利:201130083928.8(金剛便攜式XWAY-M5)和201420522729.0(一種一體式自拍裝置)。對于前者專利,僅某一個律師就代理在全國啟動300多個訴訟;對于后者專利,我們知悉其被無效26次也知悉其公開的裁判文書5500余份。


    一件外觀設計專利和一件實用新型專利看似沒有關聯,實際關聯源德盛塑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這家公司。


    縱使專利侵權訴訟江湖有朗科的99號專利和邱則有的7000多件專利這樣的傳說,在上述兩件專利身前也是俯首稱臣。


    關于數量戰術,搜狗與百度是27件專利開戰、理邦與邁瑞是12件專利開戰、匯頂與思立微是11件專利開戰、格力與奧克斯是5件專利開戰等等參讀文章:逝去的幾十億專利侵權訴訟索賠額


    中美日被訴專利侵權公司


    美國近十年和2019年被訴專利侵權公司排名,好像這些我們都熟悉,名氣最大越是被訴專利侵權。


    003.jpg

    來自Lex Machina2020年2月發布的《美國專利訴訟報告》


    中國和日本均無相關統計,個人猜測在中國被訴專利侵權最多的公司可能是蘋果公司、百度公司、小米公司或華為公司,依據是蘋果公司被認為是一塊大肥羊、百度公司僅僅被搜狗就起訴了17次、小米公司產品鏈廣和華為公司被國際巨頭盯上,但上述每家公司被訴次數均不多,被訴對象普遍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


    判賠金額


    中國


    2013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表明,2008-2013年專利權侵權案件中,法定賠償的平均賠償額只有8萬元,非依法定賠償額平均為15萬元,97%的專利侵權案件采取法定賠償,期間有正泰電器訴施耐德電氣的1.575億元和解。


    在我國于2014年設立三家知識產權法院后,判賠金額是上升的,根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一份統計,平均專利侵權判賠額超過100萬元。


    美國


    在2014年普華永道公布的一份美國專利訴訟研究報告中表明,1995-2013年美國專利侵權判賠平均數額為550萬美金,電信行業、生物技術與制藥行業、醫療設備行業平均判賠數額最高,分別為2230、1980和1590萬美金。


    被陪審團判決賠償10億以上的案件包括2009年的強生訴雅培的16.7億美元和2016年的默克訴吉利德的25.4億美元等等,但兩個案件均最終被法官認定專利無效而無需賠償。


    日本


    根據日本最高院2017年3月發布的專利侵權訴訟統計數據,在約70.8%的案件中,法院判決的侵權費用少于50,000,000日元(約325萬元);在約29.2%的案件中,法院判決的侵權費用高于50,000,000日元(約325萬元)。


    中國確實是專利侵權判賠額較低的國家,同時我國專利法仍在探討引入懲罰性賠償,而在美國和日本均已經制定于法律中。


    既然中美日的專利侵權訴訟之道差異之大,再者市場經濟和文化差異大,我國之道也已經顯形,走自己之道。


    引入懲罰性賠償的目的不應當是為提高專利侵權賠償額,而是讓專利權人獲得應當的利益和侵權人承擔應當的責任。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肖振春 知識產權理想國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八月瓜發布《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點擊圖片,查看專題詳情!


    八月瓜發布《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24885.html,發布時間為2020-05-31 12:04:03。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人碰人摸人澡人视频_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_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li id="a00u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