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a00ug"></li>
    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送郵件
    確定

    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機遇分析

    產業
    小知2016-10-08
    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機遇分析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知識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機遇分析


    原標題: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機遇分析


    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活躍程度。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需求會越來越高對于中國的知識產權服務企業來講,既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下面我們將從國家、地方、企業三個層面對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機遇進行詳細的介紹。


    國家層面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發展迎來了機遇。


    首先,2008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頒布,意味著知識產權戰略己經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共同構成我國的四大重要戰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提出,將專利、版權、商標等各類知識產權實行統一的發展戰略,也讓有關專利、版權、商標等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構成了整個大的知識產權服務業,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概念的興起也由此產生。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深入實施,將“知識產權的中介服務”概念衍生到“知識產權服務業”,極大提高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的內涵和重要性。


    其次,國家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心由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現代服務業、尤其是以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為代表的高端服務業的發展面臨更緊迫的需求。同時,由于資源、環境等條件的約束,中國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創新創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迫切需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及其相關服務業,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意義也逐漸突出。


    最后,知識產權作為科技創新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助推劑的重要作用也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提供發展機遇。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強調要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這就迫切需要知識產權服務業全面融入知識產權的各個環節,大力提升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2011年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和《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四個重要文件從宏觀上指明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主要問題,確定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方向和重要舉措。


    從整個國家層面來看,對知識產權服務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宏觀指導上看,上述四個文件將在一段時間指導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借助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大潮,可以有效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促使知識產權服務業快速發展。


    地方層面


    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也緊緊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積極參與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建設,試點地方知識產權體制改革,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贏得較好的契機。


    一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建設


    200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了城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按照“城市引領、典型帶動”的總體原則、“以試點促推廣普及、以示范促深化發展”的工作思路,引導、指導中心城市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支撐城市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方知識產權局對試點示范城市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在全系統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0年的發展,初步探索出了“城市帶動縣域、城市輻射區域、城市引領全國”的知識產權地方行政管理工作路徑,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目前,全國共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53個(其中副省級城市14個,地級市34個,縣級市5個),試點城市156個(其中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78個,縣級市77個),共計209個,覆蓋除青海、西藏之外全國各個省區市的中心城市。試點示范城市工作的開展,特別是最近3年對示范城市的評選、直接聯系指導和工作機制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試點示范城市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提高了知識產權工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使得黨委政府更加重視,社會輿論更加關注,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支撐產業更加有效,服務發展更加有力。據統計,第一、第二批41個示范城市2013年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均占到全國的52%。試點示范城市工作已經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最具社會認知度的工作品牌,在各級黨委政府、全系統以及社會公眾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從內在發展需求看,截止2014年第三批示范城市評定完成后,示范城市將共計53家。按照每年評定10個示范城市的規模,3-5年內示范城市將達到80-100個左右。而我司預定明年對第一批示范城市進行復核,絕大部分示范城市亦將符合示范城市復核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因此,推動高水平建設示范城市有兩大現實需要:一是經過前一輪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相當部分的城市從編制、經費上得到較大改觀,迫切需要通過新的目標牽引,推動示范城市工作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二是少數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工作停滯不前,由創牌、爭牌到消極保牌;甚至隨著領導班子調整,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程度下降,迫切需要創新工作機制,更好地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可以作為示范城市未來工作的重要抓手予以推進,有效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


    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識產權工作的社會影響力,也使得知識產權工作在各級政府和黨委中的重要性得以提高,各試點示范城市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發展速度較快,預計未來的示范城市將成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高地,在很大程度上帶動整個區域的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


    二是地方知識產權體制改革


    知識產權體制改革理論上談論較多,但在實踐上還是較難突破的,比較典型的是深圳借助“大部制”改革的發展契機,建立大知識產權工作機制。上海市借助自貿區建設的發展契機,在自貿區實現專利權、商標權、版權“三合一”。


    從2002年在深圳市科技局加掛知識產權局牌子到2004年成立單獨的深圳市知識產權局,到2009年成立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行使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職責,再到2012年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加掛知識產權局的牌子--正是在此前10余年“深圳市知識產權局”牌匾的“變遷”過程中,深圳市知識產權管理體制走出了一條先行先試的改革之路,為全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擎起了一面旗幟。借“大部制”改革的契機,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整合原工商、質監、知識產權、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職能,在全國率先構建專利、商標、版權和標準、品牌統一管理統一執法的大知識產權工作機制,統一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統一知識產權促進扶持、統一知識產權監管執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質量明顯提升。同時,“大部制”改革使市場和質量監管委融合了原工商部門的商標管理和原質監部門的品牌建設兩大職能,創新帶來的企業信譽和商品服務質量上的領先優勢,得以在商標和品牌上雙重鞏固?!按蟛恐啤币彩乖ど滩块T的執法隊伍和監管網絡的優勢,得以運用于專利和版權領域。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在系統內部建立市局、區局和監管所三級聯動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系,區局能辦理專利、商標、版權三類行政執法案件,其中區局一級辦理的專利案件占全系統同類案件總數的60%以上,成為知識產權維權執法的新的主力軍。


    上海市借助自貿區改革創新的契機,在上海自貿區管委會成立了知識產權局,統一行使自貿區內專利權、商標權、版權“三合一”的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能,構建了區域知識產權行政管理與保護聯動機制。浦東新區政府也成立集專利權、商標權、版權“三合一”的知識產權局,建立“一個部門管理、一個窗口服務、一支隊伍執法”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新機制。原來分別由3個部門承擔的職責,現在由1個部門來承擔。把商標、版權和專利合在一起,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合在一起,是兩個統一。在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的歷史上還是首例。


    知識產權的體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解決原有知識產權行政資源分散,統一發展戰略,統一監督執法,知識產權工作能夠有效推進,使得知識產權服務業取得較大的發展。這種知識產權體制改革為今后地方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工作創造了典范,可以學習和借鑒,有效提高知識產權服務業工作的行政力度。


    三是知識產權服務集聚區建設


    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在蘇州高新區、北京中關村和上海漕河涇3個地區設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發揮集中效應、集約效應和引領示范作用,促進知識產權服務和產業園區融合發展。截止2014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在蘇州高新區、北京中關村、上海漕河涇、深圳福田區、河南鄭州市、四川成都、廣東佛山市設立了7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兩年多來各集聚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5年,南京市鼓樓區,廣西南寧,重慶高新區,廣東順德區也啟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建設,通過培育和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科技和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知識產權要素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


    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主要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開展建設,重點內容包括5個方面:根據集聚區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狀況,營造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環境,探索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新舉措;整合優化資源,集聚服務力量,構建完整的知識產權服務鏈條,具備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能力;聚焦園區產業及重點企業發展,挖掘知識產權服務需求,組織服務機構與創新主體供求對接,激活服務市場,發揮知識產權服務對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激勵與引導,提升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培育品牌機構,規范服務市場;深化交流,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培養高端服務人才。


    企業層面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知識產權服務需求的主體,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不斷增大,《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全面推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帶動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


    一是全面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


    2015年7月知識產權局等八部委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導企業通過策劃、實施、檢查、改進4個環節持續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規范生產經營全流程,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能夠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尤其是在國有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推進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要求建立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咨詢服務體系,形成遵循市場化機制的第三方認證體系,培養一支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的發展提供機遇,有利于挖掘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需求,帶動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


    二是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不斷增加


    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與其所處的產業、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全球經營的科技型企業對于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最為迫切。通常,知識產權服務需求可以分為權利管理、糾紛管理、競爭力管理和投資管理。權利管理是主要作用是固化公司研發成果,并打造成有競爭力專利資產,或者高水平專利組合及國際布局;糾紛管理是主要職能,包括幫助企業處理各類糾紛,確保企業長期經營。糾紛分為現實糾紛與潛在糾紛;競爭力管理是主干和關鍵,是它定義了公司在全球市場中地位和作用,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出發點,知識產權是競爭力管理必要手段;投資管理是較高級的職能,包括自有權利的運營和外購權利形成專利組合,確保公司經營的合法性。


    通常,我們認為知識產權服務中代理服務、法律服務是企業需求的最主要服務,其他的信息服務、咨詢服務、商用化服務和培訓服務相對較弱,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其服務的重心也逐漸轉移。以華為例,最初華為還沒打出國門的時候,基本也不申請專利,由于公司戰略上的國際化,才開始和國外專利巨頭打交道,只有開始一邊交納高額專利費,然后一邊自主研發布局專利。到現在,逐漸布局核心專利,打入國際標準體系,確定全球領先地位。


    因此,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活躍程度,伴隨著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全球化經營的戰略轉變,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需求會越來越高,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中國的知識產權服務企業來講,既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



    來源:強國院

    作者:楊旭日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本文來自強國院,并經IPRdaily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tyccp663.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14413.html,發布時間為2016-10-08 09:13:43。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人碰人摸人澡人视频_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_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li id="a00u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