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a00ug"></li>
    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送郵件
    確定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產業
    小知2016-03-12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IPR Daily,全球視野的知識產權新銳媒體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背景介紹


    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絡平臺領英公司(LinkedIn corporation)于2016年3月1日被美國的EveryMD公司(everyMD.com,LLC, 一家搭建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社交平臺)以專利侵權為由,狀告到了美國加州中部聯邦地區法院。一時間,有媒體就出來喊話,國內同類型的公司,如前程無憂、脈脈、Boss直聘等,你們要小心啦。究竟這些公司是不是也要攤上大事了呢?


    在此次訴訟中,最讓人關注的是,侵權訴訟中的專利US9,137,192(‘192專利),據說這件專利曾經還起訴過社交媒體另一巨頭推特Twitter。既然這兩家社交巨頭都被該專利起訴過,筆者覺得需要對此專利進行深度挖掘,看看他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專利持有者是否還用此專利起訴過其他巨頭?以及該專利是否會影響到過國內的社交網絡平臺呢?



    訴訟專利詳細解讀


    這件專利的名稱是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web pages for members(為會員生成網頁的方法和設備),最早的專利申請人就是EveryMD公司的創始人WEYER FRANK MICHAEL和JAVAHER TROY KUROSH,而目前已經轉讓到此次訴訟的原告EveryMD公司。


     打開EVERYMD.com的網站,可以看到他們的網站首頁就標注出相關的專利號多達5個,‘192專利就是其中之一。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放在如此顯眼的位置,證明EveryMD公司對他們所擁有的專利包非常重視。一方面,公司的技術有專利保護,彰顯技術實力;另一方面,通過專利號的標注,也可以起到對同行的威懾“不要隨意模仿我的技術,小心我告你”。


    將這些專利放到智慧芽專利數據庫中檢索,可以發現‘192專利所在的專利包,其實都是屬于一個專利家族*,全部圍繞著一個技術主題“Method, apparatus and business system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s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recipients”(和線上及線下的接收者在線交流的方法,設備和商業系統)而且,利用這個專利包,EveryMD已經起訴過多家互聯網公司,除了Twitter,不乏如Google,Yahoo,AOL,Microsoft,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銀行這些知名大公司。不過,之前的訴訟大部分以和解結案。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問題來了,EveryMD公司的這個專利包保護的具體方案究竟是什么,能像重型武器一樣進攻到那么多的互聯網公司?經過筆者的解讀,發現這些專利披露的技術內容在現在的社交平臺真的很尋常。為了幫大家更好理解,上兩張專利附圖給大家看看。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這兩張圖顯示出了網站的交互場景:一個病人登錄網站,想找一位醫生預約看病時間;網站按照病人的需求從數據庫中找出合適的醫生推薦給病人;病人在這個醫生的主頁上留言評論或通過網站發送郵件或信息。簡單來講,如下圖: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這個使用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


    對于領英(LinkedIn)的社交平臺,可能是一位公司的人事專員登錄網站想找一位銷售經理,領英平臺會推薦給人事專員潛在的候選人,而人事可能會給候選人留言或發郵件;對于推特(Twitter)的平臺,可能是一個搖滾音樂愛好者找他的同道中人,可能是一個男生找他的前女友。。。。。。


    當然,具體的保護范圍還是需要按照每件專利的每條權利要求來評價,領英(LinkedIn)的專利律師一定會拿著放大鏡來找原告專利和被告技術上一絲一毫的不同。由于這個專利包中,最早的一件專利申請日可追溯到2007年,我們現在尋??梢姷募夹g,在那個時候可能是走在了技術革新的最前沿。所以,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很重要,專業縝密及時的專利布局同樣不可忽視。


    回到領英LinkedIn此次的專利訴訟,國內相似的社交平臺,如脈脈、Boss直聘等是否需要擔驚受怕呢?答案是暫時不必。


    致新浪微博、脈脈的公開信


    因為根據智慧芽專利數據庫的檢索,EveryMD公司在中國境內并沒有相關的專利布局。但是僥幸之余,國內的招聘社交平臺應對公司的技術部門做個專利風險評估了。


    其實,除了招聘社交網站,國內的社交平臺如新浪微博也要注意專利侵權的風險,畢竟Twitter和EveryMD公司的專利官司還沒結束呢。如果國內眾多的互聯網公司意在全球布局,美國市場自然是不能放棄的,那么專利這功夫就需要盡早開始修煉了。



    IP百科

    專利家族:亦稱專利族,指具有共同優先權的在不同國家或國際專利組織多次申請、多次公布或批準的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組專利文獻。




    更多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智慧芽學院百科



    【閱讀原文】:智慧芽學院百科(點擊可直接查看)


    來源:IPR daily 

    作者:PatSnap智慧芽專利工程師  劉丹丹

    編輯:IPRdaily 王夢婷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12159.html,發布時間為2016-03-12 09:12:10。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人碰人摸人澡人视频_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_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li id="a00ug"></li>